芬兰、以色列等国教育专家眼中的教育公平与创新

2019-04-26

首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于4月25日至4月2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6个国家的100多位教育专家学者针对学校改革如何突围,教育如何培养思辨能力等12个教育话题进行思想碰撞,搜狐教育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网络报道。PISA之父、OECD教育技能司司长Andreas Schleicher,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Gad Yair,世界教育创新峰会CEO Stavros,芬兰驻华大使馆教育与科学参赞Mika Tirronen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巡视员尹后庆共同参与了对话环节,分享了各国教育创新的现状,并对教育公平与创新发表了看法。

搜狐教育独家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下为各位嘉宾的对话内容:

江学勤(《纽约时报》特约教育记者):在全球范围内教育的鸿沟都是非常大的,您是如何看的呢?

Andreas Schleicher(PISA之父、OECD教育技能司司长):确实是这样,教育的鸿沟越来越大,而且产生了非常多的后果。有很多人他们没有机会接触这些教育,所以这个问题也是在不断的放大。这不仅仅是讲经济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有社会问题方面的问题,比如说这个市民参与的程度等等。

江学勤(《纽约时报》特约教育记者):刚才嘉宾讲到户外的学习和通过自己操作和运动的方式来学习,这个听起来很像芬兰的模式,能不能讲一下芬兰的一些情况呢。

Mika Tirronen(芬兰驻华大使馆教育与科学参赞):刚才你讲得非常正确,我非常荣幸参加这样的对话,我听到刚才Stavros N. Yiannouka讲到的,非常的赞同,和我们芬兰的教育理念非常相近,我们认为学习的秘密是通过操作的方式进行,所以我们在培训老师的时候,也是在努力的了解一下对于每个人,个体来说学习有一些什么样的策略和奥秘。我们是非常小的国家,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工作做起来非常容易,跟中国这样的大国不一样的但对于教育来说仍然有非常大的挑战,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整个国家的体系在建立的过程中,当然我们要知道教育并不应该和其他的领域分离,比如说教育应该和科学联系起来。

尹后庆:教育创新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取向

江学勤(《纽约时报》特约教育记者):尹后庆博士是来自上海,上海在全球的教育公平性做的最好的一个地区之一,而且也通过了PISA的测试,所以我想请您聊一下上海的情况,上海是怎么样在教学体系达到教育的公平性的。

尹后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巡视员):上海在教育均衡方面,确实在改革开放以来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政府的努力已经看到了效果,政府在80年代就提出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大家感觉到这是非常美好的理想,但是我想30年以后我们看到了结果,我想PISA测试在65个国家和地区里边,上海所谓最低等级学生的比例只占3.8%,OECD平均的最低比例的学生是占的23%,这个比例是大大低于OECD的平均值,这是我感觉到我们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政府在推动教育公平里面首先是资源配置上,然后是师资培训上,上海的教育体系里边两个非常重要,一个是教研制度,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里边有教研制度,省市、区县、学校都有教研室,从上到下形成一个体系,共同研究教育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辐射给所有的老师,让他们提升水平。

还有上海在1989年开始就对所有的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纳入了一个制度性的一个范围,当时上海市政府通过了一个中小学教师进修条例,规定了每一位老师每五年必须接受240个学时的进修。这个制度到现在为止已经26年了,我想这个制度经过了长期的坚持,也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上发挥了作用,我想这是上海教育均衡的主要的一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