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化成长:成长的异化

张冬青
名家观点
2019-06-04

LIFE特邀——张冬青

2006年与先生一起创办日日新学堂,现任学堂副校长。

基于多年的教育实践以及对教育的思考,提出“自然而然”的教育理念。

 


 

这几年,因为我是校长,经常有人推销课程给我。突然发现,越来越多的课程被开发出来了:早期主要是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的,后来类别变得丰富起来,有科学类的、运动类的、艺术类的、心理类的、戏剧类的、情商类的、财商类的、哲学类的、性教育类的、灵修类的、养生类的、中医类的、国学类的、编程机器人类的、游历类的、阅读类的、思维类的、体验类的、拓展类的……

这些课程的涌现有一个特点,就像时尚流行一样是一波一波的。

这些课程对家长们的诱惑力非常大。好像孩子上了这些课相关问题就解决了,比如上了情商课就学会与朋友交往了,上了财商课就会驾驭金钱了。除了孩子们的课程,还有家长的课程。家长自身的成长也依赖于课程。

被课程围绕后,我感觉到,人生的方方面面都将要被课程化了,人自身的本来能力被删除了,需要通过上课重新输入。也像是人自身的造血机能失效了,要通过上课输血,不停地输血。有很多家长感叹,一段时间没有听课,就退步了,学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这说明,学习的方式错了。

错在哪里了呢?错在越学习越失去主体性。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首先要理一理,什么需要课程化学习呢?专业的知识、专门的学问。比如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修辞学、哲学、医学、和声学等等。这些学科理论化程度高,非专门学习不能解其中三昧。学习可分为理论性学习和技能性学习,技能性学习适合师徒式的学习方式。

第二,专业化学习的场所应该在哪里?在各类学校。学校会在意自己的名誉,在意提供课程的专业性、学术性、价值性,学校有师资的传承和文化积淀。如果学习流散到市场上,学习就变成了经济行为,把一切课程化就是市场运作的必要手段。

受教育需要投入金钱,学习则不需要。我们先通过受教育学会学习,入门专业知识领域,我们通过付学费回报教育者;然后我们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师法自然,师法生活,师法他人,师法书籍,花费不需多。

但现在问题出在我们受教育时并未学会学习,反而“被教育”已成习惯,不花钱通过上课学习好像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大家过分依赖别人的教授。

同时,成人又把这种“爱学习”的劲头移情给孩子,幻想通过课程可以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可以武装孩子的能力,可以充实孩子的童年。如果孩子的日子被课程充满,孩子的成长由课程编织,每天在学校上课,放学后和周末在培训机构上课,那么,生活的滋味、生命的滋味都将被稀释殆尽。

我不认为我可以阻止这股潮流。因为这种现象有它的现实需要。举例来说,首先,很多受应试教育长大的家长已经失去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信。第二,应试的过程是一个和生活脱节的过程,所以成人不会生活了,怎样恋爱、怎样经营婚姻、怎样料理家务、怎样进行家庭理财、怎样育儿……都得重新学习,所以家长自己就要上课。第三,家长一方面有那么多东西要学,一方面要承担家庭责任,一方面要承担工作责任,再加上育儿的责任,每天扛着四座大山生活,大人们累且时间匮乏。把孩子交给课程,省去了亲子的消耗,孩子还得到教育,一举两得。和孩子在一起,非常消耗精力和智慧,对于疲惫且不成熟的大人,的确是个困难。比较起来付出金钱是容易的。且消费使人产生成就感。第四,孩子们也存在竞争,哪个孩子不上课外班?不学习才艺?艺多不压身。

既然不能阻止这种现象,既然有这些现实的需求,为什么还要忧虑呢?我的忧虑是什么呢?我忧虑在家长依赖听课学习的习惯影响到对孩子的培养,把孩子的成长简单化到被课程组合,生命被课程分割。成长中所有靠生活磨砺和亲情交互才能解决的问题都像病人吃药一样,把对症下药变成对症上课。要知道,成长中还有一些问题不需要解决,有一些问题解决不了,都交给时间好了。不要用找标准答案的应试思维生活。

 


 

“冬青谭”往期回顾:

自由成长是负责任地成长

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

儿童的成长隐秘而模糊

保护生命的真实

尊重儿童成长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