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中标准答案带来的后遗症

张冬青
名家观点
2019-06-04

LIFE特邀——张冬青

2006年与先生一起创办日日新学堂,现任学堂副校长。

基于多年的教育实践以及对教育的思考,提出“自然而然”的教育理念。

 


语文(母语)的学习,其重要性学者们已经论述很多。语文学习过程的弊端,专家们以及学习的经历者们也有了很多陈述。现在,我只是从标准答案这一点进行分析。

▍语文学习为什么要有标准答案呢?

第一,语文学习是要考试的,在应试体制下,考分就是学生的命根。考试为了阅卷方便就需有标准答案。既然考试那么重要,于是学习的过程不再是学、思、问、习、悟的过程,而是一个考试训练的过程。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能力旺盛的年华,都要进行12年的应试训练,大部分人的思维和情感都受到不可逆的伤害。

第二,语文学习直接关乎价值观的养成,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这方面如果不能去政治化(政治化是一种思想纤维化),如果不能回归文学与人性,摆脱标准答案的学习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标准答案是最好的约束思想的工具。它不停地灌输标准就是正确,正确就是唯一。

▍标准答案是如何作案的呢?

首先,它让我丧失个人主见和思想。比如我理解的林黛玉是大气的,但标准答案是小气的。我作为学生,如果不写标准答案就得不到分,还得不到老师的喜欢,得不到同学的尊敬,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我有什么资本和标准答案对抗啊,久而久之,我放弃自己判断的权利,一心一意迎合标准答案。判断力从小没有被激活,我就容易迷信,迷信宣传、迷信传播、迷信忽悠、迷信制度、迷信体系等等。

其次,我慢慢就变得狭隘了。不一定是心胸狭隘,当然也有很大可能性心胸也会狭隘起来,而是思维狭隘。不能理解不同的观点,不能允许不唯一的结果,不能忍受没有答案的问题,热衷于追求正确的、标准的答案,而且坚定地认为正确的就是唯一的。然而,标准的就是正确的吗?正确的就是唯一的吗?当然都不是。

文学的特点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标准答案是让所有的人都认识一个哈姆雷特,而且是被某一种观点解读的哈姆雷特,不是哈姆雷特本身。这里面隐含两种思维和心理危险,一种是唯我独尊,因为正确只有一个,别的都是错的;另一种是不尊重事实,可以用观点强奸事实。在这一点上,我们放弃了唯物主义,观点成为铁律,事实可以扭曲以逢迎观点。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应该是:哈姆雷特是事实,他是不变的,而千人千个观点,观点受个人、时代、地域等因素影响,是变化的。观点之间可以互相参照,共同构成对哈姆雷特的理解。观点之间的不同也可以引发出地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研究课题。这就是为什么“红楼梦研究”“莎士比亚研究”可以贯穿人类的历史的原因。

第三,标准答案的内容普遍境界不高。比如有一道阅读题,说某学生犯了过错,承认后得到了相应的惩罚,说明什么?有同学答:敢于承担。答案是错,正确答案是:自作自受。我以为敢于承担的理解立意更高。我理解,教育者强调的是不要犯错。这是教育者的狭隘和不负责任。家庭里不让孩子承担——独生子女政策加上物质生活改善直接摧毁了几代父母和子女之间自然的爱;学校也不教承担,非但不教承担,还有错即追责。

读者会问了:追责不就是让人承担吗?非也非也。承担是自己主动的行为,是认识到错误然后承认是自己所为,然后接受后果。后果包括自然后果、规则后果、法律后果。追责是别人把责任让当事人承担,并施加惩罚。在社会生活中,追责是必要的,因为总有人推脱、逃避、掩盖过错。在教育中,培养主动承担的意识和能力远比追查责任要重要得多。恰恰是不容错和有错必究更容易导致人的推脱、逃避、掩盖的行为。

低境界的、无情感的文本解读现象比比皆是。比如读《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安徒生),语文老师总会强调老头子在交易中吃亏的行为,直接批评不符合交易原则或者勉强为吃亏找理由。没有人理解到老头子超越吃亏这一世俗概念的快乐,无法引领向快乐与钱无关的精神境界。

又比如,我们给孩子讲“狼来了”的故事,会认为骗人的小孩儿被狼吃掉是活该的,传达一种谎言被惩罚的快感,并不引导孩子感受戏弄别人给别人带来的麻烦,不去同情骗人的小孩儿最后叫人人不来的孤独的痛苦,不去惋惜最后的结局。文学本来是应该丰富人的感情的,不应该寡淡人本有的同情之心。

第四,它可能让我养成趋炎附势、人云亦云的人格模式。不知道有真理,只知道有权威,因为那些标准答案未必是真实的。举一个英语考试的例子:问:你家有几口人?学生答:4口(这是真实情况)。结果是错,因为应该答3口。这是小学一年级的题目,孩子会非常迷惑,为什么真实的是错的?

尊重事实的真实性是一方面,尊重感受的真实是另一个方面。语文的学习应该始终保持真情实感地体会文本,从感受上升到理解。如果标准答案的权威性凌驾于真情实感之上,就是在塑造虚伪人格。

标准答案还会有如下几个特点:过度解读、以偏概全、上纲上线、刻意拔高。于是,在12年的训练后,我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这些毛病。这样,学着学着,我的心灵纤维化了,大脑也纤维化了,哀哉!

 


 

“冬青谭”往期回顾

课程化成长:成长的异化

自由成长是负责任地成长

尊重儿童成长的自主性

儿童的成长隐秘而模糊

保护生命的真实

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